This page contains a Flash digital edition of a book.
FEaTuRE Education
的学生时,公司会说,这些新人,为 关注创新 解决时间问题
什么我要培训他们?”刘宝红说,“ 抛开这些障碍,有一些计划已经 对于那些无法参与全日制课程的
他们希望大学能把学生教育成一出校 开始让供应链教育发生改变。复旦大 人,聚焦供应链的企业教育也似乎是
门就能百分百工作,然而我的一些毕 学的WUSTL刚开始了一个与美国合作 一个帮助员工学习新技能的可行方
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朋友,他们在2年 的为期一年的供应链管理硕士学位 法,特别是在学校或工作中遗漏的需
中除了参加公司组织的密集的培训, 学习计划。Moreton感觉在中国,有 要学习的技能。在教育进入工作环境
其他基本没做什么。” 机会出国的学生太少,这可能会意味 后,对教育的专业追求能够使教育与
Patrick Moreton,圣路易斯华盛顿大 着国际视野的缺乏。除了要有技术实 时代同步,了解最新的问题和情况,
学(WISTL)的副院长及经理董事--复 践,他认为学生同样需要掌握一些“ 同时能帮助员工将所学的直接应用于
旦大学EMBA项目,解释道,由于并不团 软技术”例如有效的沟通和理解那 工作,而这正是最需要的。类似于在
结的管理团队,在公司内存在的资历差 些维持在世界范围内的一致性和文化 供应链研究院所执行的教学计划的团
距也同样使新员工在刚开始工作时较难 差异性的实践。“我们认为最好的方 体不仅涉及国际大学和国家大学间的
学习到必要的发展技能。就Patrick 合作(复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所说,在参加他EMBA课程的人中, 也同样涉及影响教学课程的企业合
许多是因为缺乏一个职位高于他 作伙伴(思科)。“公司雇佣执行
们的老板能够作他们的榜样和导 性教育团体比如我们公司,是为了
师。“在这些公司中,许多公司还 培养员工激发创意的能力,”Kelley
非常年轻,缺乏50岁左右的具有丰 说。Kelley 的团队在中国各地开展培
富供应链经验的管理者”, More- 训项目,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2天至
ton 说,“在我的课堂中的人们, 2周不等。“由于我们都有供应链背
有许多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能够 景,我们努力把课程与现在BP的课
向他学习的好老板或榜样”。 程相结合并优化案例,使案例新颖
并且是学生能遇到的问题。”
供应链的吸引力
除了专家和企业对供应链教 鼓励改变
育的影响,怎样让最合格的学生 供应链管理教育在中国已毋庸
自动进入供应链领域仍然是个问 置疑地成为了中国公司最前瞻的课
题。在当今的世界,市场和金融 题,但是教育项目仍在努力追赶需
方面的工作最热门,要说服学 求。全日制的MA和 MBA课程,比
生投身到供应链领域来是一件难 如交通大学,只能针对极少数愿意
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进入 放弃工作并承担得起昂贵学费的人
市场营销领域就像承诺驾驶BMW, 在特定的城市去学习。同时更多的
然而供应链则代表了KIA”,Schober 法是让学生专注于某一个项目,通过 在上海和北京以外的供应链课程则更
说,“如果你是学生,哪个个更具有 适应国际化的环境,来获得这些技 为便宜,许多甚至资金不足或遭人冷
吸引力?BMW还是KIA……营销还是 能。”Moreton说,“中国所缺的不是 落。一位经理说,当在贵州和山东之
供应链管理?” 技术技能,缺的是和其他人、其它文 外的地方招收学生,有时甚至需要教
来自清华大学经济学院管理科学 化有效沟通合作的能力。” 授他们基本的电脑技能比如微软Out -
与工程系的David Robb同意这种观点, 像 CLFM和 MIT-SJTU这样的组织, look软件。更为灵活的公司的培训则
当他的学生去寻找需要他们的实习项 他们的课程都是从工程和管理的学校 由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对于一些自学
目时,经常不愿意或无法寻找到在物 精选出来的,具备国际性和综合性。 的员工,这类的教育是基于公司的倡
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职位。“我想 六个月的实习期做为教学计划的一部 议和资助。然而,Stößlein说,教育部
许多学生追求薪酬而去其他的领域, 分,一般被安排在像思科、亚马逊、 门正在鼓励和资助那些摆脱死记硬背
比如金融和财务”他说。然而,Martin 苹果和霍尼韦尔这样的合作机构。学 的学习、支持多学科思考和教育的课
Stößlein博士,授课于吉林大学和代 生的论文也要求以这一段工作经历为 程,这正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政府支持
顿大学,认为供应链领域实际上应 基础来撰写。基于合作伙伴们的反 信号。
该有一个比人们认为的更大的粉丝 馈,他们可以依据行业的近况和问题 就如刘宝红的观点,制约企业发
群体。“我还认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 来打造与时俱进的课程,比如精益管 展的问题在于优化拥有基本技能的员
经济趋势和工作机会将会带来很大利 理技术。“我们不是传统的中国学院 工数量,并且找出能给供应链带来真
益,”Stößlein说,“学生们知道供应 教育,因为我们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满 正的质量的人。“我们的问题是我们
链管理并不只是意味着一个入门级的 足学员和合作伙伴需求的能力”董说 有太多达到平均水平但是缺乏出色的
高工资,更重要的是,由于它需要接 道,“我们想通过亲身的实践来学习 全局思考能力的人”他说道,“行业
触许多不同方面的问题,如战略和财 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需的供应链知识, 不停的在归咎于大学,而教授又在归
务、采购、生产以及销售,它能带领 教科书虽然新但是是固定的,我们要 咎于行业,但是最终每个人都要分享
你进入高层次的管理领域。” 写入新的信息。” 自己的成果来推动现状的改变。”
www.supplychains.com MARCH/APRIL 2010 31
Page 1  |  Page 2  |  Page 3  |  Page 4  |  Page 5  |  Page 6  |  Page 7  |  Page 8  |  Page 9  |  Page 10  |  Page 11  |  Page 12  |  Page 13  |  Page 14  |  Page 15  |  Page 16  |  Page 17  |  Page 18  |  Page 19  |  Page 20  |  Page 21  |  Page 22  |  Page 23  |  Page 24  |  Page 25  |  Page 26  |  Page 27  |  Page 28  |  Page 29  |  Page 30  |  Page 31  |  Page 32  |  Page 33  |  Page 34  |  Page 35  |  Page 36  |  Page 37  |  Page 38  |  Page 39  |  Page 40  |  Page 41  |  Page 42  |  Page 43  |  Page 44  |  Page 45  |  Page 46  |  Page 47  |  Page 48  |  Page 49  |  Page 50  |  Page 51  |  Page 52  |  Page 53  |  Page 54  |  Page 55  |  Page 56  |  Page 57  |  Page 58  |  Page 59  |  Page 60  |  Page 61  |  Page 62  |  Page 63  |  Page 64  |  Page 65  |  Page 66  |  Page 67  |  Page 68
Produced with Yudu - www.y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