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of 46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Smaller fonts | Larger fonts     Go back to the flash version

23 ��� 《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

联合国环境署臭氧 秘书处(内罗毕)

履行委员会

多边基金秘书处 蒙特利尔

执行机构

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环境署 (臭氧行动处、履约协助方案组)、 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银行

             �����



《蒙特利尔议定书》可以归纳为七个主要特点: 1.

它要求批准该协议及其修正案的196个国 家和欧盟(称为“缔约方”)按照商定的 时间表,尽可能完全取缔近100种具有臭 氧消耗作用的化学品的生产和消费;

2.

议定书要求各缔约方每年报告它们已着 手逐步淘汰的每种化学品的生产、进口 和出口数据;

3.

由十个不同地区的缔约方组成的履行委员 会负责审查缔约方提交的数据报告,评估 其履约情况,并向缔约方大会提供关于未 履约国家的建议;

4.

议定书包括若干贸易条款,阻止缔约方与 非缔约方进行消耗臭氧层物质和包含消耗 臭氧层物质的某些产品的贸易,也包括针

ndlay)发现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亨纳(Henne)和麦克纳里(McNary) 氯化碳。“弗瑞吉戴尔”(Frigidaire) 司收到第一项氟氯化碳专利。

on)

查普曼(Chapman)建立了平流层臭氧 的光化学理论;通用汽车公司和 杜邦公司组建了动力化学公司, 生产和销售氟氯化碳制冷剂。

5.

多边基金 执行委员会

科学

缔约方会议 主席团

评估小组

环境 影响

技术和 经济

对缔约方之间贸易的条款;

议定书包括一项调整条款,使缔约方能够 响应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加速淘汰商定 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而不必经过冗长的国 家正式批准程序。它已经调整了五次,以 加速淘汰时间表,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 的成就;

6. 7.

在工业化国家遵守议定书控制条款的设定 日期以外,为发展中国家留出了10至16年 的“宽限期”; 1990年,缔约方设立了“执行蒙特利尔议 定书多边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履行 协定规定的义务(参见下一章)。

帕卡德汽车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带有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车载空调的汽车(HCFC-22); 古德休(Goodhue)和沙利文(Sullivan)发明了气溶胶产品,引入CFC-12作为最好的喷射剂。

西屋公司(Westinghouse)销售了 第一种由CFC-12喷射的喷雾杀虫剂, 供美军在二战期间使用。

贝茨(Bates)和 尼科莱特(Nicolet) 提出氢自由基对 臭氧的破坏理论。

布鲁尔(Brewer)和米尔福德(Milford) 建造了一台电化学臭氧探空仪; 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臭氧委员会 建立了全球臭氧观测系统。

1928

29

1930

在巴黎举行首届科学 国际臭氧会议

Sharon L. Roan1989

31

1936

在牛津举行第二届 国际臭氧会议

1939

1940

1942

1948

1950

在奥斯陆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 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大会上 组建了国际臭氧委员会

1955

1957-58

1960

国际臭氧委员会和世界气象组织 提议建立一个全球臭氧观测站网络。

Previous arrowPrevious Page     Next PageNext arrow        Smaller fonts | Larger fonts     Go back to the flash version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