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of 46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Smaller fonts | Larger fonts     Go back to the flash version

03 14 连环性破坏

更高的温度、 极地平流层云和 日益变化的气候

科学家、决策者和私营部门认为,臭氧层耗损和气候变化的原因和结果以复 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温度变化和其它自然与人为导致的气候因素,如云 量、风和降水,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平流层中推动臭氧破坏的化学反应规模。

另一方面,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事实证明,它

是一种温室气体(GHG),很大程度上像二氧化碳 (CO2

)、甲烷(CH4 )和一氧化二氮(N2 O)一样。近

几十年来,平流层臭氧的耗损和地球表面附近臭氧 (对流层臭氧)的增加推动了气候变化。同样,积累 的人为温室气体,包括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及 其替代品(尤其是氢氟烃),促使低层大气即对流层 (天气系统发生的地方)变暖,并且预计总的来说将 导致平流层变冷。

平流层变冷为形成极地平流层云创造了一个更为 有利的环境,这是极地臭氧空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 因素。因此,由于温室气体积累和相关气候变化导致的 平流层变冷有可能加剧臭氧层的破坏。对流层和平流层 不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一个环流和化学情况的变化会影 响另一个。对流层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平 流层的功能。同样,平流层由于臭氧损耗而发生的变化 会以复杂的方式影响对流层的功能,使人们难以预料累 积效应。

ARCTIC OZONE DEPLETION AND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北极臭氧损耗和平流层温度

北极上空臭氧总量 多布森单位

500 520

臭氧 450 -55

平流层温度 摄氏度

-50 -48

400 350 320 1980 1985 1990 1995 来源:www.theozonehole.com/climate.htm,数据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Paul Newman提供。 2000

“臭氧量的变化与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温度降低会导致极地平流层云增多和臭 氧水平降低。大气运动推动着温度逐年 变化。北极平流层自1979年以来略有降 温,但科学家目前未确定原因。”

-60 温度 -65 -68

1979年以来北极上空臭氧总量 和平流层温度

Previous arrowPrevious Page     Next PageNext arrow        Smaller fonts | Larger fonts     Go back to the flash version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